我处参加2015“新常态、新视野、新思路—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暑期峰会

发布者:方芳发布时间:2015-12-09浏览次数:284

    2015年7月10日,我处接江苏省高校后勤协会“关于召开新常态、新视野、新思路—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发展(2015)暑期峰会”的通知,适逢我校后勤管理保障处社会化改革研究阶段,抱着取经的心态,我处薛培君处长、黄一峰副处长等六名同志报名参加了此次会议。

    来自全国高校后勤系统的领导、专家和一线管理者近500人出席了本次峰会。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会长程天权、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葛华和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张治荣出席会议并致辞和讲话。会议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秘书长黎玖高主持。



    程天权会长在致辞中指出,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任务要求,总结和交流经验,引导会员单位适应改革大趋势,广泛交流相关规划的前期调研、方案制订情况及相关信息,搭建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交流平台,引导行业开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教育后勤系统研制自己新的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做好准备,我们举办本次峰会,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模式、路径选择和战略规划”为主题进行交流研讨,表达了我们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推进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共同愿望。

    葛华副巡视员在讲话中指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和提高后勤现代化管理服务水平,是高校后勤人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办好广大师生满意的后勤为目标,紧紧抓住当前影响和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影响和制约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采取实质性改革措施,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稳定。

    著名改革专家、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为大会作主旨报告,介绍国企改革的形势任务及其对高校后勤深化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浙江大学副校长张宏建、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苏州大学副校长杨一心、江南大学副校长田备、中南大学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李顺长、天津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刘宁发表精彩演讲,介绍后勤服务管理典型模式,交流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推进思路和创新举措,探讨如何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做好高校后勤综合改革发展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朱宝铜处长为大会作总结发言,他强调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克服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并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起草的《关于深化高校后勤改革的意见(草案)》向与会代表进行说明:这一文件草案,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和反复修改,是对过去十多年来高校后勤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他希望大家认真思考,能够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共同力促文件早日出台,为高校后勤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提供指导。
十余年改革实践呈现校园后勤管理模式多样化。
    本次峰会是对过去十余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成果的一次深刻总结。全国高校后勤领域经过多年来的社会化改革探索,后勤管理服务体制和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后勤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应邀演讲的高校专家介绍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后勤服务管理典型模式,包括甲乙方体制的深化、大部制改革、多元化办后勤与监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创新等;他们代表着当今高校后勤的最高水平和典型模式。特别是浙江大学,规范剥离后勤实体,做大做强学校控股的后勤服务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后勤企业在做好校内服务的基础上,把对外开拓作为持续发展的支撑平台,积极输出成熟的管理经验,为全国各类型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后勤服务;复旦大学坚持“三服务,三育人”宗旨,坚持“公益性、稳定性”底线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加强监管,实行“一甲多乙”体系;苏州大学与原后勤实体脱钩,实施管办分离,采取开放、多元化、规范化办后勤模式;天津大学的后勤大部制改革与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江南大学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后勤综合改革探索;东北大学“小机关、大实体”的甲乙方管理运行模式等。改革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对与会者启发很大。
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引导高校后勤改革新契机。
    如何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本次峰会的中心议题。当前,我国各项重大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和国家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展开,社会服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校园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由单一转向多元。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高校后勤改革必将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许多高校贯彻国家“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总结和探索深化后勤改革的思路和规划,已经或即将开展高校后勤新的改革发展规划调研编制工作。周放生先生以国有企业改革的视角,介绍了国企改革的方向、政策,分析了这些改革对高校后勤改革的机遇、压力、挑战。他介绍了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举措包括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消除身份歧视,一视同仁,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产业、自然垄断与非垄断产业、军工与非军工产业、行政垄断与非垄断产业、竞争性与辅业资产进行分拆,实行分类推进改革和分类管理。这些对下一步推进高校后勤深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开放办后勤成为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新共识。
    本次论坛,展现了高校开放办后勤的崭新面貌。演讲的专家和参会的代表交流中得出的多数共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需求由单一转向多元,校园服务市场也由过去的封闭逐渐转为开放,愈来愈多的学校不断扩大引进社会力量进校服务的比例。复旦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对校内伙食、公寓、物业、绿化、水电、商贸、交通等后勤服务业态进行科学分类,区分公益性与非公益性、推进管办分离,有序、稳步开放服务市场,构建开放型校园后勤服务体系,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增强活力,实现效率和质量的最优化;天津大学利用建设新校区的契机,全面开放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全部引进社会力量进校服务。目前多数高校后勤都不同程度实行服务外包,自主选择社会优质企业进校服务。复旦大学餐饮领域引进12家社会企业营业额接近50%,公共楼宇物业社会企业服务面积超过80%。一些学校校内不同所有制后勤服务企业和实体之间展开公平有序竞争与合作共赢发展,以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加的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自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监管后勤为主转变形成新趋势。
    从峰会获悉,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后勤服务管理队伍与教师队伍规模大致相当的情况。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愈来愈多的高校顺应后勤老职工的逐步减少趋势,逐步缩小后勤服务队伍规模,把后勤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后勤监管部门和监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上,着力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标准,完善后勤服务运行覆盖全过程监管制度和相关规范标准,建立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杜绝安全事故,保证服务质量,防止资产流失,遏制职务犯罪,形成高校后勤安全稳定运行、清廉高效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学校在编制和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切实建立一支能力强、效率高、精通业务的专业化后勤监管队伍。高校由自办后勤为主向选后勤、监管后勤为主转变逐渐形成趋势。
此次高峰论坛以开放视角定位高校后勤新形势下的改革,总结过去高校后勤改革的成果,展望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卓越未来,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增强了高校后勤人对高校后勤事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共识。

    浙江大学副校长张宏建、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苏州大学副校长杨一心、江南大学副校长田备分别发表演讲;中南大学后勤保障部党委书记李顺长、天津大学后勤保障部部长刘宁分别作经验交流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