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按照“学科强、教师富、校园美、管理水平高”的目标,扎实推进和谐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药苑、杏园、桃李园、上池、樱花园、桂花园等十余项景观绿化工程相继竣工,校区面貌焕然一新,美丽校园建设成效显著。通过不断的努力,学校建设发展的“硬件”和“软件”提升效果显著,一个更美丽、更节能、更生态的校园正在不断“成长”,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在与学校发展“同成长、共进步”中收获了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是一个芳华无限、美丽环绕的校园
近年来,在学校各方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美丽校园建设工作。绿化景观设计要求以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理法方药”为理念,以充分利用现状资源、景观艺术性、特色文化汲取以及分步实施为设计原则,以美丽校园、药香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为设计目标,注重生态性、优美性、特色性、宜学性、宜居性,体现大学特点、中医特色、时代特征,富有育人内涵。近年来,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学校陆续推进了药植园、北大门以岭喷泉、格桑花海、留学生公寓枫林、爬墙植物立体绿化、上池、桃李园、樱花园、桂花园、海棠园、行政楼中庭、小西湖、科技楼前、石榴园、梧桐园、月季园等景观改造工程。共计开展校园绿化景观改造工程30余项,绿化景观改造面积达300余亩,校园总体景观效果有了质的飞跃。
提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的美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西大门北侧那一大片格桑花海,每年春、秋两季,那里就成为了全校师生乃至市民们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点”和“取景圣地”。其实,格桑花海只是南中医仙林校区令人交口称赞的“校园十景”之一,学校还有精心打造的石榴园、杏园、桃李园、樱花园、海棠园、桂花园、悬湖、上池、小西湖九大校园景观。三月,桃花开得羞涩,杏花开得热闹;四月,早樱刚谢,晚樱已悄然开放;五月,上池艳丽的杜鹃花海与格桑花海遥相呼应;六月,悬湖的荷花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七月,杏子黄时,累累果实馋坏了树上的鸟儿和树下的孩子;九月,满校园的桂花香正是秋天的味道……“校园十景”点缀下的校园,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果累累、冬季苍翠,可谓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在小西湖和悬湖安家落户的6只美丽优雅的黑天鹅,又给静美的南中医带来了更多生趣。201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美丽校园建设厚积薄发,一举获得了“南京市十大最美高校”及“南京市园林式单位”两项荣誉。
这是一个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校园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将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贯彻到校园建设的实际规划之中,努力争当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典范,也一直在绿色校园建设中不断发展前进。继2014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后,2018年又顺利通过“省节能示范单位创建”专家组现场验收。
学校通过开办“节能宣传周”,利用网络、横幅、征集节能宣传作品等措施不断增强师生节能意识和责任感。在宿舍楼、教学楼和办公楼中,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温馨提示。师生们都养成了人走灯熄、随手关空调、拧紧水龙头等好习惯。
近年来,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完成了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等楼宇公共区域灯具节能改造。B1-B6教学楼里的教室安装了近5000盏高效节能型LED灯具后,节电率达到60%以上,相当于改造后每根灯管每天节能0.15元;行政楼和教学楼架空层双管日光灯更换成了单管感应灯管,人(或车)来灯亮,人(或车)走,灯微亮,避免了24小时长明灯现象的发生,改造后节电率超过90%;行政楼及教学楼走道、楼梯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更换为自带感应的LED灯管,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自动化控制,改造后节电率超过90%;将图书馆近5000盏20瓦日光灯更换成8瓦LED灯管,改造后节电率达到60%;同时,学校还完成了仙林校区自来水管网测漏,共测出并维修漏点100余处,极大地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这是一个生态和谐、环境育人的校园
无土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树鸟鸣。这16个字概括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美丽校园建设的愿景。学校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生态和谐的校园,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植树种草是不够的,关键是水系的治理。
以学校行政楼旁边的灵渠为例,其实是一条横跨校园的泄洪沟,由于源头管理不善,途径学校时又没有实行雨污分流,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夏季水位低时,水面污浊,甚至不时散发阵阵难闻气味。2017年,在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的帮助下,学校启动了灵渠水污染治理工程。首先通过管道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切断校内污染源,然后聘请专业水污染治理公司采取清除淤泥、种植水生植物、投撒微生物药剂等方式进行了专业治理,短短半年时间,成效显著。现在的灵渠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再也不是原来的“臭水沟”。按照这一思路,学校又对校园内其它水体,包括上池、扬清池、悬湖、小西湖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鱼苗等方法进行了水质改良,以达到整体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的目的。目前校园植物种类更丰富、生态环境更良好,吸引了白鹭、黑水鸡、灰喜鹊、斑鸠、大山雀等多种野生鸟类栖息,甚至还可见猫头鹰、夜鹭等国家保护动物的身影。坐落在药苑中的“小西湖”更是因其在城市生活中难得一见的原生态而成为学校新的“名片景观”。
融人文于绿化,携草木共育人。学校在美丽校园建设过程中,也特别注重“育人属性”的表达。
首先在景观规划设计之初就紧扣中医药文化特色,例如李时珍雕像、张仲景雕像等景观小品注重体现中医药文化;造景植物尽可能多的选择药用种类并悬挂植物介绍牌;“校园十景”之一的桃李园取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满天下”的寓意。这些都是为了将文化融入环境,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功能。在“南京十大最美高校”评比过程中,南京市园林局专家就对我校环境与文化的结合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美丽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在很多细微工作中可以体现,例如,校园里不少草坪上有学生图方便快捷踩踏出的痕迹,针对这种情况是简单粗暴的制止还是人性化的改变,学校选择了后者,所有人为踩踏出的小路都顺势铺成石板路或卵石路,让学生放心大胆地走。这种做法是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也能从中领悟到一个思维方式:多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事情可能会更加圆满地解决。
学校环境育人的做法还有很多,例如通过制作鸟类知识标牌、悬挂人工鸟巢、湖边铺设稻草供鸟类做窝等方式表达环保和生态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年植树节组织帮助学生开展义务植树,通过绿化师傅手把手的教导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植物的特性、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的知识,也让学生在感受劳动的快乐与辛苦的同时,提高同学间的集体凝聚力,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学校环境美了,学生增强了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也生发了责任感。每到格桑花开放盛期,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穿红马甲的身影在花海中穿梭,他们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守护花海志愿团队。每当看到他们彬彬有礼地提醒或制止游客破坏校园环境的行为,我们就感受到美丽校园环境育人的成果正逐步体现。
南中医正以它景美、地绿、水清的崭新姿态走入广大师生眼中、心中。不少师生表示,看到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校园一天天变得更美,心里充满了欣喜和幸福感。师生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美丽校园建设不竭的动力。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将精益求精,不懈努力,让南中医的校园美出新境界、新高度。